活动目的:
1.能够积极思考,及时做出判断。
2.学习比较物体厚度的方法。
3.能正确运用“厚”与“细”来描述物体的差异,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。
4.培养孩子勇敢活泼的个性。
活动重点:
学习比较物体厚度的方法。
活动难点:
了解厚度的比较是相对的,可以用厚度和细度来描述物体。
活动准备:
准备各种不同厚度的笔、瓶子等,儿童用书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开始部分:谈话介绍
孙悟空将改变金箍棒的主题,孙悟空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武器是什么?(金箍棒)金箍棒可以变厚或变薄。
二、基本部分
1、老师展示了一个粗细的物体,并请孩子们谈谈
(1)哪个粗?
(2)哪个细节?
(3)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是细?通过比较激励孩子知道。
2、教师通过变化的游戏展示不同厚度或细度的物体,知道厚度是相对的。
3、游戏变了。老师说孩子变粗的时候手粗,老师说孩子变细的时候手细,通过游戏加深对粗细的理解。
3、活动结束:
通过播放课件,老师要求孩子完成儿童用书。
活动延伸:
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厚度,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厚度,回家后做记录。
活动反思:
这个活动的缺点在导入时没有安排好。提到了选择用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入孩子的兴趣,但是有点太不接近我想达到的粗细目标了。孩子们基本上都很乐意围绕孙悟空的金箍棒这个话题说话。当我引入厚度和细度的话题时,孩子们高兴地谈到了孙悟空的金箍棒,这让我有点担心。我觉得在这个引入开始的时候,应该选择简单直接导入目标。(1)可以用小动物住新家,大房子,小房子,因为大房子厚,小房子细。(2)或者直接显示两个不同厚度的物体,请孩子观察,让孩子通过直观的目测了解厚度和细度的差异。(3)也可以通过做几个纸桶重叠来比较物体的厚度和细度。
在活动变化过程中,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到位。我可以采取变化、厚度、厚度和细度。我以前采取的是厚度和细度。我觉得有点太简单了,不够有趣。
活动中的教具不够。我应该在每个小组做一组厚薄的纸桶,让孩子们再次观察和探索。
这个活动给了我一个警告,在未来的活动中,我应该深入思考,不断反思活动中的错误,以免再次出现错误。

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34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