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背景
我们班的孩子年龄不均,男生占三分之二。孩子自制力差,注意力不集中,但孩子喜欢观察新事物,愿意在玩耍中学习。根据这一特点,我以卡卡熊生日为教学切入点,开展教学。
活动目标:
1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。
2、学会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。
3、发展目测力和判断力。
4、引导孩子积极与材料互动,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。
5、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。
活动准备:
1、猫、小鱼图片和白纸。
2、一个猫妈妈的头饰。
活动过程:
1导入活动:
老师扮演猫妈妈:“孩子们好!你知道我是谁吗?你能帮我喂我的猫宝宝吗?让我先教你如何喂猫宝宝……”
2基本活动:
(1)教师示范:
a先给小猫排队
向孩子解释要求,喂小猫时要说:“一只猫吃一条鱼”
c引出多或少(猫的图片比鱼多1张)―2)问题: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啊?孩子们讨论,老师从旁边引导,老师从旁边引导
(2)孩子动手操作,老师从旁边指导
(3)让做得好的孩子上台边做边讲
(4)巩固复习:老师在黑板上做,但对于孩子来说,操作过程
3巩固复习:
(1)老师在黑板上做,但由孩子来说,操作过程
(2)让一些孩子扮演小猫,有些孩子扮演小鱼,让孩子练习操作过程
(3)“送猫宝宝回家”――让孩子把作业放在老师指定的地方
活动延伸:
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,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孩子多操作比较,增强记忆力。
教学反思:
1、通过游戏,让孩子们学会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和数量。
2、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形状。
3、活动中存在许多不足,需要改进
4、由于年龄小,孩子们无法掌握这门课要达到的目标。
5、听取专家、老师的意见后,完善教学活动,使本课程更加完善。

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34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