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意图:
最近中午给孩子梳头的时候,梳子一抬头,头发就飘了起来。几个孩子看着他们,指着他们低声说:“头发是怎么被梳子粘住的?梳子上有胶水吗?”看到孩子们对此有强烈的探索欲望,我设计了这个活动,让孩子们从“摩擦生电”现象入手,在操作中感知到.了解静电现象,体验静电现象带来的乐趣,培养孩子乐于发现的乐趣.观察.探索生活中对科学现象的兴趣。
活动目标:
1.充分体验周围的科学,对摩擦生电现象感兴趣。
2.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,能大胆猜测,独立完成实验。
3.初步了解感知“静电”现象,了解摩擦生电。
4.教孩子养成细心.认真学习态度。
活动重点:
知道物体摩擦后会产生电。
活动难点:
能够独立完成摩擦生电的操作现象。
活动准备:
吸管若干.塑料尺若干.木棍若干.几根塑料笔杆.几张碎纸。
活动过程:
一.提问导入。
1.老师展示操作材料和碎纸,问:你知道桌子上的所有物品吗?你能用桌子上的物品让彩色碎纸站起来跳舞吗?请试试。
2.要求,请孩子们自由尝试。
3.交换操作结果。
二.教师操作,引起儿童观察和探索的兴趣。
1.老师摩擦吸管,然后轻轻靠近纸片,让孩子们观察纸片的变化。
2.猜测和交流现象。问:“为什么小纸会跳到我的吸管上?”3.孩子们猜测和讨论,可以让孩子们触摸吸管,大胆猜测,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,扩大思维。
三.感知和体验摩擦生电的现象。
1.孩子动手操作,验证自己的猜测。
老师:“孩子们,你们猜了这么多方法,不是吗?自己试试。当吸管靠近碎纸时,小纸会主动跳到吸管上吗?
2.总结实验结果:请用语句表达使用各种材料的情况和结果。
四.引导孩子了解感知摩擦生电的原理。
1.老师要求孩子在头发或衣服上摩擦操作物品,再次尝试操作。
2.结尾:“摩擦生电”是一种静电现象,即两个物体相互摩擦,没有摩擦或摩擦时间不够,无法产生静电。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很多静电现象,梳头的时候头发飘起来,脱衣的时候有声音和火花。当静电“电”到达时,会感到疼痛和麻木。
活动反思:
孩子们在探索活动中感知到什么可以滚动;孩子们试图用语言表达他们在活动中的发现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,首先我准备了各种珠子(珠子是三角形的.方形的.圆形的)分发给孩子,让他们选择自己认为可以滚动的珠子。然后做滚动实验来验证孩子们的猜想。让孩子们把珠子放在斜坡上(老师给孩子们硬纸做斜坡),看看哪些珠子会滚动,把滚动的珠子放进自己的碗里。请告诉孩子们。然后,老师引导孩子们比较.看一看,我发现所有会滚动的物体都有圆形的一面。最后,老师总结并延伸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,孩子们感知到什么会滚动,充分体验玩滚动游戏的乐趣,满足孩子们的探索欲望,让孩子们在探索中获得知识.提高能力。但是有一些缺点:我自己的语言不够简洁.指导语言不够清晰,孩子操作这个环节有点乱,我需要加强控制课堂的能力。
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,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,以孩子的兴趣为切入点,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和材料,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学习环境,让孩子与各种材料互动,从而感知滚动的科学现象,形成圆圆的东西可以滚动的关键体验。整个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观察力.动手能力.口语表达能力.想象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,目标的实现程度非常高。

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341号
  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34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