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设计背景
保护儿童的生命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。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,我应该注意日常生活中对儿童的安全教育,特别是小班儿童刚刚进入幼儿园,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非常薄弱。儿童安全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。儿童生活丰富多彩,安全教育应抓住机遇。因此,我抓住这个机会对我们班的孩子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,从小就坚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,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。
活动目标
1.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,不要和陌生人一起去。
2.了解和掌握一些与陌生人相处的方法。
3.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。
4.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。
5.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。
教学重点、难点
初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。
活动准备
1.四张相关图片。
2.玩具、果冻、巧克力。
3.请一位孩子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,并设置表演情境。
活动过程
一、故事《古丽与陌生人》
开始部分:
1.讲故事《古丽与陌生人》:古丽一个人在院子里玩。这时,一个陌生人问他怎么去公园。古丽礼貌地告诉他怎么去。陌生人非常感谢古丽。回到家,古丽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,妈妈说:“古丽,你做得对!但还有一些事情你应该多加注意。”古丽赶紧问妈妈:“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?”
2.集体讨论:(1)为什么妈妈说古丽做得对(2)让我们猜猜妈妈对古丽说了些什么?
3.图片显示:
图1:陌生人要你和他出去玩,你不能和他一起去。
图2:陌生人给你玩具或美味的食物﹙果冻,巧克力﹚时间,你不能要。
图3:陌生人要去你家的时候,你不能带路。
图4: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,你要反抗,大声呼救。
2、情境练习情境1: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个孩子说:“孩子,你真可爱。我请你吃果冻。”然后他拿出玩具给他玩。
集体讨论: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,该怎么对他说?
情况二:一位陌生的阿姨敲门走进教室,对一个孩子说:“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。她今天没有时间接你。让我送你回家,和我一起去。”
老师提醒:(1)你认识她吗?(2)如果你不认识她。你能轻信她吗?(3)那你该怎么对阿姨说
老师总结:对陌生人要有礼貌,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,尤其是不能和陌生人一起去。
教学反思
通过这节课,我和孩子们谈论了古丽和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事情,让孩子们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论他们对“陌生人”的理解,以及遇到陌生人时应该注意什么。然后通过集体学习,帮助所有的孩子理解和掌握一些与陌生人相处的方法,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对可能遇到的危险:我认为仅仅告诉孩子“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与陌生人交谈”是不够的。我还必须向孩子们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,然后指导他们如何去做。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非常接近孩子现实生活的情况,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。帮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,初步形成我们班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还有一些缺点。下次,我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孩子们对安全教育的兴趣。

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1341号